第二六四一章 隐秘藏书(2 / 2)

秦时小说家 偶米粉 2550 字 2023-10-28

“郡侯!”

“请!”

李斯一礼。

“哈哈哈,走!”

周清点点头。

踏步间,身边多了一道赤焰身影。

李斯与一众相随的文武官员在后。

派遣于此的影密卫也有多人,罗网也有不少人。

“荀夫子!”

“我们再见了。”

眼前有不少熟人。

周清行至一位须发皆白的儒袍老者面前,以他的实力,就算发丝全部变黑都不难。

少年之时,咸阳就曾见过他。

那个时候,诸国还存在,许多事情还没有太大变化,后来……一晃一二十年,到了如今地步。

还真是岁月如梭。

“武真郡侯!”

荀况一礼,看着面前年轻至极的男子,心间深处,也是无尽感慨,道家天宗……非资质惊艳不可入。

而玄清子堪为道家千年以来最出色的存在。

多年来,虽有相见,每一次的感觉都有不同,真不知道他在道的领悟上达到什么境界。

“见过师尊!”

李斯旁侧一礼。

“嗯。”

荀况点点头。

“见过武真郡侯!”

“……”

临近处,儒家掌门伏念近前一小步,率领身后众多儒家弟子深深一礼。

“无需多礼。”

“伏念,我们进去再说吧。”

周清抬手,一丝丝微弱坚韧之力将诸人扶起,同李斯看了一眼,今天的事情虽说容易解决。

却需要时间。

“是!”

伏念再次一礼颔首。

“请!”

继而身侧微侧,身后小圣贤庄庄门前早已经等待的其余儒家弟子皆一手执龠,一手执雉尾长羽。

列成六列,左右各三。

“……”

周清没有多言,对着已经出现的通道,缓步拾阶而上,儒家的礼仪有些时候还是有必要的。

“六佾之舞!”

焰灵姬侧后跟随,好奇的端量一眼,微微一笑。

对于儒家的东西,自己所知不多,可这个东西……偏偏知道,因为前来之前,雪儿曾说过。

还真是有趣。

“……”

待儒家六佾之礼成之后,李斯等人方有登临阶梯,汇聚一众儒家弟子,入小圣贤庄内。

“郡侯!”

“伏念为儒家掌门,诸般事都在掌门抉择,在下就先告辞了。”

荀况一语。

“无妨。”

“待本侯处理完琐碎之事,若有时间,当与夫子论道,数年不见,夫子进益不小。”

周清摆摆手。

“伏念。”

“先去仁礼之堂吧,那里本侯熟悉一些。”

“伤势如何了?”

“本侯所送的丹药效果如何?”

小圣贤庄这里,周清来过,尽管已经过去许久,这里的一切也没有太大变动。

目视荀况的离去,行走在前,多人跟在身后。

指了指仁礼之堂所在,同伏念随意闲聊着。

“当从郡侯之意。”

“若无郡侯丹药,伏念现在还重伤于榻上,多谢郡侯。”

伏念没有意见。

提及伤势,再次侧着身子躬身一礼。

丹药!

大还丹。

小还丹。

自己服用了一颗大还丹,一夜之间,伤势痊愈,而且内力还精进一些。

至于小还丹,自己没有服用,可是自己让一位师弟服用了,也是一夜之间,破开枷锁,浩然化神。

那些丹药……的确玄妙。

亦是珍贵无比,那枚大还丹在疗伤上感觉比起阴阳家的聚仙丹还要强势一些。

本小章还未完~.~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
惜哉。

儒家这里不擅长炼制丹药,否则,以儒家数百年来的珍藏,当有所得。

倒是因郡侯送来的大还丹,省却儒家前不久炼成的珍贵丹药,也算……运气?

但。

这样的运气不要也罢。

“无需繁琐礼仪,你我也是相熟。”

“丹药有用就好,你率领儒家弟子迎接陛下,那是心意,被那些人所伤,是帝国的疏忽。”

“本侯此行之前,陛下也有言语,对于帝国有心之人,帝国不会忘记的。”

“待会你将当日儒家出迎之人造册,有司皆有赏赐。”

“身死之人,帝国也会有抚恤。”

“身存之人,接下来若是有心,琅琊郡诸多郡县,皆可持文书前往为官!”

儒家的读书人,就这一点不好,动不动就行礼。

近距离之下,伏念一身的精气神的确巅峰,大还丹的药力还没有彻底消化。

伏念的实力也不错,距离悟虚而返也就一步之遥了。

“是!”

“多谢始皇帝陛下!”

“多谢武真郡侯!”

伏念颔首。

“听说前几日藏书楼失火了?”

“凶手可有找到?”

一行人继续行进。

周清扫了一眼极远处极其明显矗立的藏书楼。

“的确失火了,少了一些典籍,好在扑救及时。”

“至于凶手,暂无结果。”

“如今还在探察。”

伏念应语。

“藏书楼!”

“儒家除了这座藏书楼,应该还有一处藏书之地吧,本侯接下来可否一观?”

自儒家孔丘开始,儒家就从诸夏各处收集各种各样的简帛文书,数百年来,没有停止过。

数百年的岁月。

数百诸侯国变成后来数十个,又变成后来七个,又变成如今一个,那许多诸侯国的传承……想来儒家这里都有一些珍藏。

上次前来的时候,以为所有的藏书都在藏书楼了。

后来所想……当非如此。

因为有些简帛文书堪为秘密。

儒家,当有另外一处藏书地,就是不知道落在哪里!应该也在桑海,如果自己花费一些时间,也应可以找到。

那里的珍藏!

必须好奇,西王金母一族的珍藏也不少,可……在诸夏之事的记载上,当逊色诸夏自己传承的东西。

“另外的藏书之地!”

“若是郡侯有兴趣,接下来有暇伏念亲自领郡侯前往。”

藏书之地,伏念没有多言。

却没有拒绝。

“哈哈哈,甚好。”

“甚好!”

“本侯看了你们的藏书之地,接下来……你们也可以派遣弟子前往咸阳,帝国守藏室你们也可一观。”

周清大悦。

伏念这人明大势,识时务。

“果如此,儒家之幸!”

伏念笑道。

“数年前,帝国立下。”

“曾有颁行帝国崭新制式文字,你们这里当时就有响应,要将那种制式文字好好习练。”

“如今如何了?待会本侯或许要随意抽查一些学员给于考校,若是不妥,伏念,那可是不小的罪过!”

“……”

“日常教导皆有制式文字,书写也是如此。”

“藏书楼内的许多藏书,也都在将其更换,换成制式文字的书籍,就是速度有些慢。”

“至于考校,当不令郡侯失望。”

“……”

“小圣贤庄从建立之初到现在有多少年了?”

“……”

“郡侯,小圣贤庄是孟轲子六十岁时率领儒家弟子所建,至今已经九十六年了。”

“……”

“九十六年?距离一百年也没有多远了,孟轲子……当年也是一代奇人。”

“凡俗之人的寿数耄耋已然罕见,百岁更是寥寥无几,小圣贤庄的年岁也不小了。”

“伏念,你觉得呢?”

“……”

“郡侯,当初建造小圣贤庄的许多木料都极其坚固,眼下似是还可以支撑许久。”

“……”

“虽然还可以支撑,但在本侯看来,接下来再来几场风雨,就不好说了。”

“仁礼之堂,这里还是当年的模样,尽管看上去一样,实则……已然不复当年。”

“李斯,你觉得呢?”

“……”

“郡侯目光如炬,当年在下也曾在小圣贤庄求学,屈指一算,也是二三十年过去了。”

“这里的一切虽未有大改,内里当艰难。”

“……”

“武真郡侯,请!”

“李大人,请!”

“……”

“……”